众人席地而坐,进行短暂休整。贺子珍等医护人员神色专注,小心翼翼地为受伤的战士们清理伤口、包扎绷带,动作娴熟而轻柔。每个人的眼神中都透露出担忧,心里无不挂牵着生死未卜的伍若兰,不知她此刻正遭受着怎样的磨难。另一边,伍若兰被国军抓住后,被关押在一间阴暗潮湿的屋子里。敌人的皮鞭无情地抽打在她身上,留下一道道血痕,紧接着又是各种残酷的刑罚,妄图从她口中得到红军的情报,或是让她与朱德脱离关系。然而,伍若兰身躯虽弱,意志却无比坚定,她紧咬嘴唇,严词拒绝,眼神中满是不屈与坚定,任凭敌人如何威逼利诱,都不肯透露分毫。1929年2月,毛泽东和朱德带领着仅剩两千人的队伍,来到大柏地。他们仔细勘察地形,利用这里的有利地势设下埋伏。随后,派出少量兵力诱敌深入,敌军果然中计,大摇大摆地进入峡谷。就在此时,林彪率领主力部队如猛虎下山般突然发起攻击,一时间枪炮声震耳欲聋。激战持续了一昼夜,红军战士们手持大砍刀等简陋武器,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最终,成功歼敌两个团大部,俘敌800余人,还缴获了大批枪支弹药。这一战,让红军扭转了被动局面,是红四军下山后的首次重大胜利,不仅解决了物资匮乏的难题,更为开辟中央苏区奠定了坚实基础。
蒋介石得知劝降伍若兰失败后,恼羞成怒,亲自电令“斩首示众”。赣州的街道上,伍若兰被押在囚车上。她看到路边的林育才,眼神微微一动,用手语向他表达,称赞他的二儿子林有国是好样的,同时巧妙地传递了秘密消息。说完,她脸上露出慷慨赴死的笑容,眼神坚定而从容。林育才站在人群中,目视着囚车远去,心中满是悲痛与敬意。这一年,伍若兰被敌人残忍杀害,头颅被悬挂于赣州城门示众,年仅26岁。同年2月17日,江西吉安东固,朱毛队伍与红军独立团的李文林、段月泉相遇。双方围坐在一起,认真地探讨着秘密武装割据的经验。原本毛泽东打算喊袁文才一同前来相叙,却发现他早已不辞而别,心中不禁有些失落。队伍里,一些战士被热情好客的乡亲们留下来吃饭,毛泽东神色严肃,命令他们必须有钱结算,没钱也要打上欠条,展现出红军严格的纪律性。此时,上海的房间里,毛泽民与周恩来相对而坐,目光落在报纸上“朱毛红军已被消灭”的醒目标题上。二人神色凝重,心中感慨,深知这报纸被反动派掌控,内容皆是虚假不实之词。而在东固,因交通阻隔、信息难通,毛泽东等人对外界情况一无所知。恰在此时,林育才匆匆而至,带来井冈山沦陷的消息,还有张鼎丞、邓子恢的书信,传达了中共福建省委开辟闽西根据地的建议。同一时间,朱德得知伍若兰遇害的消息,身体微微一颤,强忍着内心的悲痛,眼神中满是哀伤与愤怒。林育才也得知儿子林有国牺牲的消息,他深吸一口气,神情坚定地表示,既然把儿子交给了党,需要赴死就义不容辞。一番举动,令毛泽东、朱德、陈毅深受感动。随后,林育才带着毛泽东的书信继续出发,朱德心有不忍,安排林有田等人亲自相送。1929年3月14日,毛泽东经过深思熟虑,决定留下一部分武装支持当地斗争,其余部队开进闽西。在长岭寨的山坡上,朱德等将领围在一起,仔细研究地形,布置战术。毛泽东则表情严肃,向战士们强调进入长汀后的纪律。他指出长汀是旧汀州的治所,是闽赣边境的重镇和闽西物资集散地,水路发达,街上繁华,但也有不少土豪劣绅经常出入的烟馆、吃花酒的地方。他要求那些有旧军队经历的战士务必克服自身不良嗜好,决不允许任何人出入这样的场所。随后,红军向山下郭凤鸣部发起猛攻。他们采取伏击围歼战术,毛泽东率主力迅速占据长岭寨制高点,形成包围之势;朱德指挥部队迂回侧翼,切断敌军退路;同时派小股部队诱敌深入。当郭凤鸣部进入伏击圈后,红军集中火力猛攻,一举击溃国民党福建省防军第二混成旅,郭凤鸣在溃逃中被击毙。此战红军以伤亡30余人的代价歼敌2000多人,成功夺取长汀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