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瞅着大婚的日子越来越近,蒋介石特意前来,一方面向张静江汇报婚礼筹备的进展情况,另一方面诚挚地邀请张静江出席自己的婚礼。张静江微微一笑,以自己年事已高、身体欠佳为由,委婉地拒绝了蒋介石的邀请。不过,他语重心长地叮嘱蒋介石,务必做好未来上台的各项准备。他坚信,那些人很快就会对蒋介石望洋惊叹,如同刘备三顾茅庐般恳切相邀,到那时,蒋介石便可令出如山、号令一方。与此同时,毛泽东正带领着大家紧锣密鼓地开展各项工作。他们一起编草鞋,为部队解决行军装备问题;四处筹粮饷,保障部队的物资供应。与此同时,毛泽东还与何长工精心谋划,准备在旗罗坳对尹道一进行一场伏击战。尽管陈浩已经向毛泽东信誓旦旦地承诺会改正错误,但何长工却觉得陈浩与余洒度、苏先骏属于同一类人,本性难改,不应该再给他们任何机会。毛泽东向来将部队思想建设视为重中之重,深知军事人才是革命胜利的关键基石,遂决定创办一所军事学校,为革命事业培育栋梁之材。他打算与余贲民、罗荣桓等人商讨军官教导队的相关事宜。何长工听闻此讯,满心欢喜,翘首以盼。毛泽东告知他,目前吕赤担任军官教导队队长,蔡钟为党代表,正积极招收学员。因条件所限,学员需分期学习,每期一百二十人,学期三个月。
另一边,陈浩在训练袁文才的自卫军时,要求严苛,训练强度极大,引得袁文才极为不满。毛泽东见陈浩擅自延长训练时间,便委婉劝阻,提醒他要从实际出发,合理安排训练,切不可操之过急。陈浩得知毛泽东创办了军官教导队,便主动申请担任队长。毛泽东并未立刻应允,只说会适时考虑。傅连暲为徐特立做了全面细致的身体检查,确认其身体已大有好转。他关切询问徐特立出院后的去向,徐特立目光坚定,言称哪里都有革命的火种在燃烧。随后,他将一本《共产党宣言》赠予傅连暲,希望其能从书中汲取力量。此时,林育才带来毛泽东的消息,让徐特立倍感欣慰,更加坚定了继续投身革命的决心。准备离开时,连同林有家在内的伤员们纷纷前来送行,场面温馨感人。1927年秋收起义胜利后,毛泽东迅速建立起首个县级政权,让革命根据地更为稳固。彼时红军成员构成复杂,军事素养和政治意识差异大。为打造基层骨干、增强部队战力,毛泽东审时度势,专门组建了军官教导队。在井冈山龙江书院内,毛泽东当众宣布新的人事任命。吕赤作为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生,又参加过秋收起义,军事素质过硬,顺理成章成为军官教导队队长。陈浩落选队长后,心中愤懑不已。在其他人的怂恿下,他竟妄图投靠十三军军长方鼎英,妄图以此谋取个人利益,全然不顾革命大义,其行为与革命队伍渐行渐远,也为日后的错误埋下了伏笔。而此时,毛泽覃正跟随着朱德的队伍。在闲暇之余,他会给林有家写信,向他透露部队已经出发前往汝城,目前暂时隐蔽在范石生的第十六军。有了范石生的帮助,战士们都配备了武器。按照朱德的命令,部队要保存实力,加紧练兵。等伤员陆续痊愈后,尽快打进湘南,扩大武装力量。同时,毛泽覃十分牵挂林有家,催促他赶紧康复归队。朱德行至汝城,恰巧碰上了林有田,彼时林有田正背着受伤的警卫队队员粟裕艰难赶回队伍。随后,朱德在汝城董塘果断发起暴动。暴动成功后,大家一刻也不敢松懈,忙着整训队伍,都盼着能早日甩掉旧军阀帽子上的“旧牌子”,以崭新的精神面貌投身战斗。与此同时,袁文才怀揣着自采的草药,拎着亲手做的鞋子,满心关切地前来探望毛泽东。他兴致勃勃,和毛泽东畅聊起当地乡民对草药那独到的认知。毛泽东听闻,眼睛瞬间亮了起来,深感这对部队在艰苦环境中的生存意义重大。他当机立断,决定给战士们增设一门识别草药的课程。平静局面骤然被打破,陈浩公然违反纪律,心怀背叛之念,竟抓了何长工并施以残酷刑罚,妄图逼其一同叛变。毛泽东听闻心急如焚,即刻带着袁文才等人纵马飞奔拦截。最终,在一片静谧竹林,他们成功截住陈浩一伙,还意外搜出陈浩写给方鼎英的投降书。毛泽东怒不可遏,当即下令将其带回公审,严明军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