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军的队伍如汹涌的洪流,仍在加速向前挺进。毛泽东的心,早已飞到了前线,那里,每一寸土地都浸染着战士们的热血,战地早已被鲜血染成了触目惊心的红色。红三军团第五师在新圩与桂军展开了殊死搏斗,战斗之惨烈超乎想象,伤亡人数已超过三分之二。彭德怀接到前线急电时,五师阵地前,战士们的遗体层层叠叠地堆叠着,宛如一座悲壮的小山。机枪连的子弹早已消耗殆尽,战士们没有丝毫退缩,毅然操起刺刀,与如潮水般冲上来的桂军第七军展开了惊心动魄的白刃战。彭德怀心急如焚,急忙发急电恳请大部队轻装前进,以争取更多生机。与此同时,陈树湘正率领部队顶着敌机的狂轰滥炸,朝着枫树脚拼命疾驰。这支原本担负后卫任务的部队,突然接到李德签发的紧急命令,要求他们立即转向,支援濒临崩溃的十八团。
湘江战役到了最危急的时刻,周恩来不顾被李德斥责的风险,秘密找到了正在照料伤员的毛泽东,神情凝重地向他告知:红三军团十八团在枫树脚阵地已经失去联系多时,电台呼叫毫无回应,派出的侦察兵也如石沉大海,没有返回任何消息。毛泽东听闻,立刻冷静地分析形势,他敏锐地指出,三十四师若继续按原计划驰援,极有可能陷入敌军的重重包围圈。他果断建议紧急电令陈树湘部停止前进,立即在道县一带构筑坚固的防御工事,如此一来,既能保护红军的左翼,又能为后续部队保留一支宝贵的生力军。然而,当周恩来将这一建议转达给李德时,李德顿时火冒三丈,对周恩来私自找毛泽东汇报情况的行为极为愤怒。就在双方争执不下、僵持不下时,一个更加惨烈的消息如晴天霹雳般传来:先前失散的红八军团残部在灌阳附近的山沟里被发现,七百多名战士全部壮烈牺牲,无一幸免。周恩来闻此噩耗,热泪夺眶而出,终于忍不住痛斥李德是在拿他们的娃娃兵去白白送死。二纵队行进至一个小镇,淳朴善良的当地村民纷纷拿出自家储存的辣椒、红薯和糙米,热情地送给战士们。更有同为战士家属的阿婆,端出了家里珍贵的食物。毛泽东看着这一切,心里犹如刀绞一般不是滋味。他命令所有人必须付钱给村民,并含着泪深情地表示,乡亲们把孩子送来,我们却没能保护好他们,我们对不起大家啊!陈树湘率部急行军赶到枫树脚阵地时,眼前的景象让他悲痛欲绝,红十八团的战士们全部壮烈牺牲,阵地上横七竖八地躺着数百具遗体。有的战士仍保持着射击的姿势,仿佛下一秒就要继续战斗,有的则与敌人扭打在一起,同归于尽,场面惨烈至极。陈树湘强忍着悲痛,立即向中央发电,表示将死守枫树脚,誓与阵地共存亡。彭德怀看着急电内容,悲痛得几乎无法自持,但他深知此时不是伤心的时候,立刻带着战士们迎击敌人。与此同时,蒋介石时刻紧盯着前线情况,认为红军动作太慢,亲自致电白崇禧和何键,严令他们集中火力消灭界首附近的红一军团林彪部和红三军团彭德怀部,要求不惜一切代价突破觉山铺和新圩防线。兰英也在战斗中牺牲,亲人们悲痛不已,为她换上了新衣服,颤抖的手解开衣服的时候,陈菊岭再也无法抑制内心的悲痛,抱着兰英放声大哭。在湘江岸边,林有田亲自给家里写了一封家书,这或许是他最后的遗言,但他觉得自己能成为陈菊岭和林育才的儿子,是无上的光荣。随后,他带领工兵冒着敌机轰炸抢架浮桥,炸弹不断在江面炸起冲天水柱,许多战士中弹落入湍急的江水中。红三军团第五师在新圩第一道防线与敌军展开白刃战,双方距离已不足三百米,阵地上杀声震天,战火熊熊燃烧。毛主席带队前行的时候,有人来报告,一些战士生病了,身体吃不消,毛主席将自己身上的药物交给他们,并且命令原地休息,让大家能得到一些喘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