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另一处,毛泽东带领着一批志同道合、怀揣革命理想的优秀革命者,神情庄重地宣读着党的誓言。他目光坚定,语气铿锵地叮嘱众人,要争分夺秒,迅速成立秘密党支部,全力以赴扩大武装力量,且一切行动务必听从闽西特委邓子恢的指挥。同时,毛泽东着重强调,在组织发展人员时,必须慎之又慎,对于那些革命意志薄弱、见风使舵之徒,绝不能吸收进组织,以免给革命事业带来隐患。红军成功占领龙岩后,主动选择撤离,此举意在巧妙调动敌军,进一步扩大革命根据地。然而,刘安恭却将这一明智之举视为“流寇主义”,固执地主张固守城市,其教条主义倾向暴露无遗。不仅如此,刘安恭还提出在中央批复未下达之前,要进入红四军前委。陈毅为避免队伍出现分裂,无奈之下只能暂时让步,主动让出自己政治部主任的职务给刘安恭。1929年7月,中共闽西“一大”胜利召开后,毛泽东来到蛟洋,为干部培训学校授课。他语重心长地教导大家,既要认真研读有字之书,从书本中汲取知识和力量;也要用心读无字之书,向广阔的社会求学,不断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与此同时,陈毅代替康克清将玉镯子和狗皮交给朱德,朱德看着这些物品,不禁想起了康克清平日里对自己的温柔照顾,心中顿时五味杂陈。
训练场上,刘安恭亲自监督士兵们训练,而毛泽东则在一旁精心布置战术。但刘安恭作为中央特派员,却死死坚持共产国际“分散红军、聚焦城市工人运动”的指示,全然否定毛泽东的战术部署,甚至蛮横地叫停部队里的民主生活会。余贲民、林彪、邓子恢等人都对刘安恭的提议表示坚决反对。毛泽东对刘安恭把魏金帛等人从禁闭中放出来的行为极为不满,更生气他对战士们缺乏应有的尊重。于是,毛泽东当机立断,撤回相关决定,自己兼任政治部主任,并将二纵队的魏金帛、范九山、顾老六三人调到一纵队先关禁闭,等各个支部拿出处理意见后,集中前委,在龙岩战斗结束后,再做最后的处理决定,决心彻底根除流寇主义的旧军阀作风。尽管毛泽东和朱德是亲密无间的战友,但在原则问题上,毛泽东始终不肯让步。朱德看着毛泽东坚定的神情,不禁回想起他们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此时,中央就红四军内部的争论有了回信,允许朱德、毛泽东暂不离开红四军,同时也同意了刘安恭成立军委的建议。行军路上,刘安恭手持棍子,满脸严厉地呵斥士兵加快脚步。朱德见此,果断夺过棍子丢掉,对其做法极为不满。毛泽东决定免去魏金帛职务,让林有家接任,刘安恭激烈反对,朱德却大力赞同,看好林有家。与此同时,林育才带回龙岩大捷喜讯,全家激动不已,赶忙散发传单以表庆祝。在东固的乡下,毛泽覃热情地向群众宣讲着革命道理,毛泽民看到这一幕,内心深受感动。兄弟两人围坐在一起,分享着近来的经历与感想。而在白沙镇,刘安恭因指挥不动伍中豪,便找到朱德,要求他即刻任命自己为军委书记,朱德未做回应。队伍离开白沙后,在新泉等陈国辉期间宣布了成立军委的命令,刘安恭任临时军委书记。然而,攻打龙岩的计划基本还是按照前委之前部署的方案进行,但打进龙岩之后,队伍却发生了很大变化,战士们心里明显不安定,对军委和前委议论纷纷。毛泽东亲自送行毛泽民,可当毛泽民刚上船,就看见朱德站在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