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率领着中央辎重队伍,脚步匆匆,一心朝着江边奋力前行。他的心中,满是对各个阵地上战士们的牵挂,那些战士们正拼尽全力掩护主力部队、牵制敌人。此时,中革军委再次发来急电,命令陈树湘带领部队坚守到最后一刻,等待在沿岸汇合。战场上,硝烟弥漫,不断有战士中弹倒下,可后续的战士们没有丝毫退缩,毅然决然地替补上去,继续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中央辎重队的气氛压抑而沉重,但大家依然用歌声来鼓舞士气,林育才扯着嗓子,高声唱起八妹生前编写的歌曲,那歌声在硝烟中飘荡,传递着不屈的信念。同一时刻,红一和红三军团正面临着生死存亡的严峻考验。在界首渡口,红一军团工兵营的战士们泡在冰冷刺骨的江水中,他们争分夺秒,用门板、竹筏以及从老乡家借来的木料,奋力抢架浮桥,只为给部队开辟一条通往生机的通道。而在新圩渡口,红三军团五师死守着最后防线,战士们手持刺刀,在滩头阵地与桂军展开了惨烈的拉锯战,每一寸土地都浸染着鲜血。林彪心急如焚,致电前方务必保证看到毛泽东安全渡江。
红三军团传来急电,报告部队伤亡惨重,已过半数,阵地摇摇欲坠,濒临崩溃,急需中央纵队立即轻装渡江。然而,李德却固执己见,不仅不反思指挥问题,反而指责红军战士不够勇敢、战斗不足。朱德闻言,怒不可遏,当场与李德激烈争论起来,李德却仍坚持要让红军死守阵地,毫不退让。毛泽东的队伍也遭遇了敌人的猛烈炮火轰炸,许多小战士不幸被当场炸死。毛泽东强忍着疟疾带来的病痛,策马疾驰,找到博古和李德,坚决要求就地卸下辎重。此时,江对岸又传来爆炸声,红五军团三十四师的电报戛然而止。博古面对这危急局势,无奈之下只好同意卸掉部分铁制辎重,但唯独印钞机坚决不能卸。湘江战役中,觉山铺阻击战堪称最为惨烈。红一军团二师四团团长耿飚率领的部队,此时已弹尽粮绝。阵地上硝烟滚滚,全团原本一千多人的队伍,如今只剩下不到三百人。耿飚向林彪请示与敌人展开肉搏,得到允许后,战士们手持大刀,与湘军展开了惊心动魄的搏杀。地上刀光剑影,每个战士都拼尽了最后一丝力气,心中只有一个信念:能杀一个敌人就杀一个敌人。这场持续两小时的肉搏战,最终四团以牺牲二百余人的惨重代价,成功守住了至关重要的觉山铺隘口。蒋介石得知后,愤怒地撕毁了电报,想要迁怒于白崇禧等人却被阻拦。何键收到蒋介石的赏金和电文,看到“杀一个‘共匪’十个大洋”的赏金,发誓要将红军逼上绝路。彭德怀终于在西岸见到了缓慢渡江的中央纵队,而此时蒋介石已调集所有空军力量,对界首浮桥进行毁灭性轰炸。江面上空,十余架敌机轮番俯冲扫射,炸弹在浮桥周围掀起巨大的水柱,木制的桥体在爆炸中剧烈摇晃。林有田等人毫不畏惧,顽强地向敌机射击,全力确保中革军委过江。毛泽东带着中央辎重部队抵达岸边,仍有战士扛着印钞机和钞票。为了保障大家的安危,彭德怀和毛泽东当即下令丢掉这些东西。敌人的轰炸愈发猛烈,林育才和林有田父子俩挺身而出,他们不顾弹片横飞,举着一挺重机枪持续对空射击,最终双双壮烈牺牲。生命的最后时刻,林有田将军帽戴在父亲头上,回忆如潮水般涌来,那是他们全家坐在锅台前其乐融融的温馨场景。与此同时,陈菊岭心口窝疼得厉害,总觉得丈夫或者儿子出了事。她们没有前线的消息,却也做好了接受坏消息的准备。红五师在完成掩护任务后,全师仅剩不到五百人,师长李天佑望着几乎被打光的部队,悲痛欲绝,跪在江边抓起了两把染血的泥土。西岸阵地上,彭德怀默默注视着对岸仍在燃烧的浮桥残骸,以及江水中漂浮着的无数红星军帽,这位铁打的汉子第一次当众落下了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