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江一役,红四军遭遇重创,元气大伤。毛泽东听闻战况,悲从中来,本就未愈的疟疾再次无情发作,身体愈发虚弱。林彪留意到毛泽东的状况,发现他一直在服药,病情却始终不见好转,心中满是忧虑。林有家在给毛泽覃的信中,痛心回顾东江失利。他提到在红军八大会议上,队伍已然呈现出无组织的混乱状态,三天的会议毫无结果,如同陷入泥沼。罗荣桓和许多代表对近一个时期军事指挥的失误公开表示不满,众人齐心协力起草了请毛泽东回来的请愿书,那请愿书上的字字句句,都饱含着对毛泽东的期盼与信任。苏家坡的山洞内,昏暗而寂静,毛泽东的疟疾持续发作,痛苦地蜷缩在角落。朱德心急如焚,亲自守在身旁悉心照顾。二人围坐在一起,忧心忡忡地聊起当前的严峻形势。毛泽覃也匆匆赶来探望,眼神中满是恳切,希望毛泽东能回到队伍,带领大家走出困境。然而,毛泽东却有苦难言,他深知局势复杂,内心满是无奈。毛泽东强撑着让人给毛泽覃做了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朱德则一脸凝重地表示,陈毅已经向中央汇报,目前红四军问题严重,已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一些必须确立的政策因得不到中央批准,根本无法实施。
当天夜里,朱德和康克清围坐在一起谈话,大家都满心期盼着能把毛泽东请回来。但朱德不愿自己写信,便让康克清给贺子珍去信一封,表达大家的心意。此时,毛泽东得知“会剿”队伍正朝着闽西奔来,他心急如焚,决定立即回到队伍。他向傅柏翠等人认真交代了土地革命等根据地工作经验,次日一早,便匆匆踏上了征程。周恩来和陈毅收到消息,出卖同志的白鑫有了下落,此人正藏在法租界霞飞路的范争波公馆。公馆内外武装保镖林立,戒备森严。周恩来冷静地交代陈赓等人先不要轻举妄动,等白鑫露面再将其击毙,为牺牲的同志报仇。没过多长时间,陈毅怀揣着中央的“九月来信”自上海返回。朱德早早便守在码头,满心急切与期待,候了许久许久。待陈毅抵达,朱德亲自拉着黄包车,将他接回。陈毅当即脱下西装,从衬衫夹层中小心取出信件。信中大力肯定毛泽东的想法与实践,并任命其为红四军前委书记。三人当机立断,决定马上召开红军第九次会议传达精神。1929年,红四军前委召开会议,重点解决三个关键问题。一是正式确定红军军装样式,在原有长汀设计的灰蓝色军装基础上,规范了象征革命的红领章和纪念列宁的黑边装饰,让红军战士们有了统一的、充满革命气息的着装。二是追认刘安恭为革命烈士,他在东江战役中为追击叛徒魏金帛而壮烈牺牲。会议既肯定了他英勇献身的精神,也对其坚持攻打大城市的军事冒险错误进行了严肃批评,以警示后人。三是针对部队纪律涣散的问题,决定全面整顿队伍,重申“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同时调整后勤体系,将原由林育才负责的缝纫组工作移交给赖文英,确保军需生产不中断,为即将到来的古田会议做好充分准备。与此同时,林育才和赖文英收拾行装,准备跟随部队转移。临行前,陈菊岭彻夜未眠,她精心将糯米和红糖做成热腾腾的糖油粑粑,用油纸仔细包好,塞进丈夫的行囊。天刚蒙蒙亮,赖文英收拾好行囊,陈菊岭望着丈夫和儿媳妇渐渐远去的身影,眼眶泛红,却始终强忍着泪水,因为她深知,革命路上总要有人负重前行。就在同一天,毛泽覃收到了林有田从新泉寄来的长信,信中详细描述了红四军在新泉开展的为期十天的整训情况,字里行间都透露出红四军重整旗鼓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