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枫来告诉燕迟,成王的人一直在外面守着。燕迟吩咐手下暗中调查鱼贩之事,随后便牵起秦莞的手,打算带她在这繁华街市间漫步闲游。秦莞内心深处并不愿自己被卷入太子与成王那错综复杂的纷争漩涡,然而,她对刑部案件却有着难以抑制的热忱与渴望。有燕迟在旁悉心守护,她深知此后刑部的各类案件自己皆能参与其中,故而心中并无惧意。燕迟领着秦莞来到燕离的侯府。一入府,燕迟便安排人去驱散成王安插在此的眼线,而后带着秦莞去拜见燕离的母亲,义王妃。众人皆尊称她为夫人。义王妃见到秦莞,眼中闪过一丝欣喜,随即将自己头上的一支精美钗镮取下,赠予秦莞作为见面礼。燕迟难得带心仪的小娘子前来相见,义王妃自是满心欢喜,只是她性情素来冷淡,简单交谈几句后,便转身回了房间。秦莞手握木钗,心中疑惑丛生。这钗镮意义非凡,想必是义王妃与王爷的定情信物,按常理应留给燕离,如今却到了自己手中。燕迟见她困惑,便缓缓道出一段往事。原来,义王妃是傅承业的女儿,而义王生前乃是傅承业麾下得力干将。义王迎娶义王妃后,在察觉傅承义有谋逆之心时,义王妃已然怀有身孕。为保大局,义王假意送夫人回乡待产,实则试图传递重要消息。当年,当今圣上身为储君,首次带兵便遭遇埋伏,危在旦夕之际,义王孤身犯险,拼死救下圣上,即便自己被烈火焚烧成灰烬,也始终紧紧护住圣上。圣上感念其忠勇与恩情,登基之后力排众议,封他为义王,并认燕离为义子。义王妃本欲殉节,但因放心不下年幼的燕离,才忍辱偷生。她送出这支簪子,想来是寄望燕迟与秦莞能够携手共度一生,白首不离。
秦莞听闻,却直言道,若燕迟有一天遭遇不测,我定会好好活着,还要将那些害他之人一一绳之以法。燕迟听后,不禁失笑,这番话虽直白,却让他倍感安心。随后,燕迟与秦莞回到郑府尹处,继续埋头推理案件。他们依据三名死者抛尸地点,试图锁定行凶人居所。秦莞打算前往义庄,盼能觅得新线索。恰在此时,太子收到忠勇侯密信,得知仵作查到关键线索。可等秦莞和郑府尹赶到义庄,却得知成王已下令运走了所有尸身。另一边,燕迟来到鱼粥摊子,敏锐地发现老板腰间挂着一个女子荷包。老板解释说,这是前段时间一位小娘子落下的,为引人注意便挂在腰上。燕迟打开荷包,发现里面竟是一份取嫁衣的契约,而日期恰好与死者遇害之日吻合。就在此时,行凶者再度作案,将前来取嫁衣的女子迷晕。郑府尹发现契约上的出处是锦衣阁,当即下令搜捕。秦莞却心思缜密,开始思索今晚除夕宫宴之事,她深知忠勇侯定会让她前往。燕离对宫宴并无兴趣,他觉得自己身为外人,每次参加都浑身不自在。岳凝则忙着给秦莞培训宫中规矩,燕迟因今夜要去拜见太后,便叮嘱岳凝,若有人敢欺负她们,不必客气,尽管反击。除夕宫宴,华灯初上。首座之上,是皇后嫡出的公主;次座则是冯沉碧。岳凝向秦莞解释,这二人本就是天生的仇敌,但只要遇到秦朝羽,便会立刻结为盟友。此次宫宴由素贵妃操办,皇后并未参与。秦朝羽和冯氏坐在中席,冯氏本应居末席,只因得皇后青眼,才得以坐在中席。圣上入席后,第一眼便看到了秦莞,原来大长公主特意在信中嘱托圣上,要照顾好她的九丫头。太子和成王与大臣们一同入座,燕迟却故意迟来一步。成王的人趁机提起少女案,要求太子汇报案件进展,太子支支吾吾,难以应对。燕迟却从容不迫地拿出结案奏折,宣称此案已告破,行凶人因自幼被母亲虐待而留下心疾,这才龌龊不堪地杀害了三名少女。燕迟借此反击成王,将死者尸体和衣物丢失一事告到圣上面前。圣上当即命他查清此事,并夸赞了太子。然而,皇太后在除夕夜突发疾病,晕倒在地。燕迟则在圣上面前献武,其英勇表现赢得圣上赞赏,被封为刑部侍郎。得知太后病情危急,圣上急忙赶去。岳凝心急如焚,求秦莞去看看太后,毕竟太后平日里对她极好。但秦莞深知目前形势复杂,决定在适当的时机再出手相助。此时,一众老臣却站出来阻拦圣上,声称新岁伊始,若百姓见不到圣上和皇后,恐怕会人心惶惶,应以社稷为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