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菀为秦安诊病时,敏锐地察觉到异样。一番细致检查后,她震惊地发现秦安并非旧病复发,而是中毒所致,这些剂量对于普通人来说没什么事,可是对于一个有杨梅疮的人却是致命的,说明有人不想让秦安说话。秦菀赶忙仔细查看秦安近日所服用的药材,竟从中找到了金石之毒。这种毒药的剂量,对于本就患有杨梅毒的秦安而言,足以致命。燕迟得知此事后,神色凝重地说,秦府的案子必须上报刑部,而此类案件审理起来少则半年。他目光恳切地望向秦菀,希望她能解开秦安身上的金石之毒,让秦安活着接受法律的制裁。秦菀思索片刻,便点头答应了。然而,燕迟和秦菀心中都充满了疑惑:秦老夫人为秦安做了那么多事,为何如今却如此急于灭口?两人反复思量,最终将目光聚焦在了井底埋尸案上,认为这便是引发一切悲剧的根源。他们推测,受害者家中必定有知情者,说不定秦府之中就隐藏着受害者家属,正伺机复仇。
秦菀和徐河一同对十三具尸骨进行了仔细查看,终于在其中一具尸骨上发现了赘生痕迹。这一发现,让杨氏和她的女儿有了团聚的可能。原来,杨家在主母失踪后遭遇了一场大火,杨氏的丈夫也在火灾中丧生,附近的百姓都知道这件事。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杨氏竟有两个女儿,她不仅长得漂亮,而且十分能干,当日幸运地躲过了一劫。秦菀和燕迟猜测,如今杨氏的女儿或许已经二十多岁,潜入秦府复仇的可能性极大。秦菀施展针法,让昏迷的秦安苏醒了过来。秦安疯疯癫癫地口口声声说,是刘管家给十三个少女喂了蒙汗药,然后将她们丢进了井里。原来,典当行深知秦安的喜好,会定时将拐卖来的女子送到秦安府上。起初,典当行只拐来了杨氏的女儿,可杨氏爱女心切,一路追了过来,苦苦哀求要和女儿一起进府。即便如此,秦安如今仍不知悔改,依旧疯疯癫癫。秦菀气得浑身发抖,恨不得让这个猪狗不如的畜生尝尝钻心之痛。燕迟见状,连忙拦住了她。不料,秦菀在慌乱中不小心将针扎进了燕迟的胳膊上,她又急忙为燕迟解毒。这时,采荷送来了一把颜色鲜艳的伞。秦菀觉得十分奇怪,采荷是秦老夫人身边最得力的侍女,按常理来说,行事不该如此草率。燕迟仔细回想,突然意识到偷移镇妖石或许才是复仇的第一步,凶手就像一个老练的猎人,步步为营。而莲叶的死,或许也能从这里找到源头。然而,杨氏的画像却怎么也找不到,库房中甚至连一张女子画像都没有。秦菀和燕迟一同前往库房查看,果然发现了一间密室。密室中有许多画像,其中一幅画像的提字是秦琛的名字,可画上的女子却并非大嫂。看来,杨氏的画像都被人有意销毁了。眼下,他们只能先搞清楚凶手是如何移开镇妖石的。秦菀和燕迟再次进入紫竹林进行勘探。秦菀仔细查看了镇妖石周边的踪迹,终于得出结论:凶手是利用竹子的坚韧特性移开了镇妖石,而且只需两人就能完成这一操作。燕迟当机立断,下令查封了庆源典当行,以防他们通风报信。典当行老板被抓后十分嚣张,叫嚣着背后的人是燕迟惹不起的,燕迟却毫不畏惧,立刻派人去调查背后之人。秦菀再次找到秦隶,询问关于莲叶的死因。原来,莲叶就是死在了紫竹林。那天,秦隶急着找秦菀看病,却意外发现秦琛进入了紫竹林。而莲叶比采荷进府早,秦老夫人却越过她提拔了采荷,莲叶一直记恨在心,想要抓住采荷的把柄。那天,莲叶紧跟着采荷进了院子。秦菀猜测,莲叶那天或许看到了秦琛和采荷之间的感情,从而惨遭灭口。原来,采荷就是杨氏的女儿,这一切都是她为了复仇而精心策划的。燕迟得知杨氏夫君患有色盲,且此病会遗传给子女,立刻想到了采荷。秦菀让人把采荷的名字告诉燕迟,没想到晚棠立刻把消息告诉了秦琛。秦琛说今晚就可以带采荷走,还要求秦菀晚一点告诉霍知府,甚至顾不上自己的妻子和孩子。秦菀质问秦琛,难道因此就可以杀人吗?秦琛却一怒之下将她推倒,自从他知道秦安的真面目,就没有一刻不希望他去死。秦琛还说,采荷为了自己早就放弃了复仇,真正要复仇的人是他。采荷曾劝他攀上岳家,为了他放弃了许多,甚至放弃做他的妾室,所以秦琛不忍心让她不报血海深仇。秦菀却告诉秦琛,就是采荷往嫂嫂的药里下了麝香,她并非什么纯洁美好的女子,她的目的是让秦家三房断子绝孙。秦琛却不允许任何人诋毁采荷,他竟掏出了绳子,试图勒死秦菀来埋藏真相,秦菀拼命挣扎,眼看力气越来越小。